《開除不適任員工需要支付資遣費嗎?企業必知 3 大重點!》

當公司面臨員工表現不佳、違反規定或無法勝任工作的情況,
許多企業主會考慮終止勞動契約,但這時是否需要支付資遣費?

⚠ 如果解僱不當,企業可能面臨違法爭議,甚至被提起勞資訴訟!
📌 本篇將解析開除員工的合法性,幫助企業主確保解僱程序合規,避免法律風險!

📌 1. 什麼情況下需要支付資遣費?
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 11 條,若雇主以合法資遣方式終止勞動契約,
則必須支付資遣費,常見的資遣情境包括:

✅ 公司經營困難,縮減人力(如裁員、組織重整)
✅ 業務性質變更,導致員工無法勝任原職務
✅ 員工因疾病或傷害無法繼續工作
✅ 勞資雙方協議終止契約

📌 若符合上述情況,企業須依法支付資遣費,否則可能面臨勞資爭議!

📌 2. 什麼情況下可以直接解僱,不須支付資遣費?

根據《勞基法》第 12 條,如果員工因重大違規或嚴重過失導致解僱,
企業可以無預告終止勞動契約,且不必支付資遣費。常見的適用情境包括:

✅ 偽造學歷或履歷,欺瞞雇主
✅ 嚴重違反工作紀律,如偷竊、洩密、性騷擾
✅ 無故曠職 3 日以上或 1 個月內曠職 6 日
✅ 蓄意破壞公司設備,造成重大損失
✅ 工作表現極端不適任,且經多次輔導仍無改善

📌 關鍵:開除不適任員工前,應先確認行為是否符合「重大違規」標準,避免法律風險!

📌 3. 解僱員工的正確程序,避免勞資爭議!

無論企業是因業務需求裁員,還是因員工過失開除,都必須依法執行解僱程序,否則可能面臨違法解僱訴訟!

💡 正確解僱程序建議如下:

✅ 情境 1:公司因經營需求或員工不適任資遣(需支付資遣費)

1️⃣ 提前 10~30 天預告員工(依年資計算)
2️⃣ 支付應得薪資與資遣費(計算方式見下方)
3️⃣ 發放離職證明,辦理勞保退保

📌 資遣費計算公式:

(平均月薪 ÷ 30)× 1.5 × 受僱年資(未滿 1 年者,以比例計算)

✅ 情境 2:員工重大違規(無須支付資遣費)

1️⃣ 通知員工違規事實,蒐集相關證據
2️⃣ 召開人資會議或內部調查,確認違規屬實
3️⃣ 書面通知員工解僱,並註明依據《勞基法》第 12 條
4️⃣ 保留所有解僱文件,以防後續勞資爭議

🚨 企業應避免以下違法解僱行為!
❌ 未事先預告解僱(若不符《勞基法》第 12 條)
❌ 以模糊理由資遣,如「公司內部調整」但未提供具體說明
❌ 口頭通知解僱,未提供書面證明

📌 提醒:解僱員工時,必須有完整的法律依據與程序,避免員工申訴或提告!

📢 總結:開除不適任員工是否需支付資遣費?

🔹 需支付資遣費的情況:公司經營困難、業務變更、員工健康因素或資遣需求。
🔹 無須支付資遣費的情況:員工嚴重違規,如偷竊、洩密、曠職等。
🔹 企業應依法執行解僱程序,避免勞資爭議與訴訟風險。

📌 關鍵:在解僱員工前,請確認適用條款,並建議與勞資專業人士討論,以確保合法性!

OLAW 知識學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
📢 若你是企業主,建議諮詢專業法律顧問,確保解僱決策合規,避免勞資糾紛!
📢 歡迎分享,讓更多企業了解正確解僱程序,維護自身權益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