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工程合約書要怎麼立?一次搞懂條文內容、法律效力與風險保障》

你可能正在裝修、發包、承接一個工程,但心裡也會擔心:
「萬一對方偷工減料怎麼辦?」
「延誤工期、施工瑕疵、費用糾紛,怎麼事前講清楚?」

這時,一份具備法律效力的《工程合約書》就是你的第一道防線!
不管是室內裝潢、房屋翻修、水電工程、甚至土木公共工程,
都應該簽訂正式合約,保障雙方權益。

一、工程合約一定要書面嗎?

雖然《民法》原則上不強制契約必須書面,但只要牽涉到施工、人力、進度與付款,
書面契約不僅保障權益,也能避免將來發生「你說他說」的糾紛。

尤其是以下狀況,更建議一定要立書面合約:
• 工程金額較高(超過10萬元以上)
• 工程期程較長(超過1週以上)
• 內容牽涉多項工種、階段付款、追加項目可能性大
• 施工場所非承攬人自地(如住宅、商辦)

二、工程合約內容應包含哪些重點?

1. 雙方基本資料:包括發包方、承攬方的姓名/公司名稱、統編、地址、連絡方式
2. 工程內容說明:具體列出項目、材質、範圍(可附設計圖或施工說明)
3. 總工程金額與付款方式:明訂總價、付款時點(如簽約款、材料款、完工款)
4. 工期起迄與延誤責任:明訂開工與完工日期、若延誤是否有違約金
5. 施工品質與驗收方式:明訂驗收標準,完工後如有瑕疵如何處理
6. 追加或變更工程的處理:若有新增項目,須另簽確認書或增補條款
7. 保固條款與責任期限:常見如1年防水保固、電路維修期等
8. 違約條款與爭議處理方式:約定如違約是否可解約、如何賠償、法院管轄地點

三、工程合約常見爭議有哪些?

• 工期嚴重延遲、停工不理人
• 施工品質低劣、偷換材料
• 收完工程款後「人間蒸發」
• 發包方不付尾款、要求追加免費施工
• 雙方認知不一致(例如「含油漆」到底是牆面還是門框?)

這些狀況如果事前沒白紙黑字寫清楚,發生糾紛時幾乎很難釐清,甚至會導致雙方對簿公堂。

四、實務提醒:合約之外,這些動作更能保護你!

• 每次進度都記錄照片+簡易備忘錄
• 任何追加工程須另簽確認單或Line對話留底
• 保留付款憑證(匯款截圖、收據)
• 雙方簽約時可請第三人見證,並保存副本一份

結語:講白不如寫白,一紙合約勝過千句口頭保證

工程糾紛幾乎都是「事前沒寫好、事後講不清」。
如果你想避免不必要的金錢與信任損失,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前立下清楚、雙方同意的工程合約書。

一紙合約,不是彼此不信任,而是對專業與責任的尊重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#合約 #工程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審閱或起草工程合約、處理施工爭議、發送催款存證信函或提起工程履約訴訟,讓你每一分投入都能受到保障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