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在離家自立生活後,某天回家卻發現:
自己留下的電腦、精品、收藏、機車、樂器,
不是被父母送人了,就是被拿去變賣了。
當你質問時,父母卻說:
「你搬出去用不到,這些東西我們處理有什麼不對?」
「反正你是我們的小孩,這些本來就不算什麼。」
但從法律角度來看,這樣的行為真的合理嗎?有沒有侵權問題?你能主張什麼?
一、你的財產,只要是你「合法取得」的,就屬於你!
根據《民法》第767條,
所有權人得請求返還其物、排除侵害與防止妨害。
即便是父母,也無權擅自處分你「合法擁有」的財產,包括但不限於:
• 你購買的家電、3C、衣物、書籍、樂器
• 你名下的交通工具(如機車)
• 你用自己收入購買、他人贈與或繼承的個人物品
只要你能證明該物品原屬於你,他人(包括父母)無權私自變賣、送人或丟棄,否則就可能構成「侵權行為」或「無權處分」。
二、法律上,父母擅自處理子女財物可能觸犯什麼?
視情況不同,可能涉及以下法律問題:
✅ 1. 民事責任:侵害所有權或不當得利
• 你可以依法請求父母返還物品,或要求賠償同等價值的金額
• 若對方已變賣獲利,還可聲請不當得利返還
✅ 2. 刑事責任:侵占罪(刑法第335條)
• 父母雖為直系親屬,但仍不得無故侵占成年子女財產
• 若情節嚴重且故意隱匿、轉贈,依法仍可構成刑事犯罪
三、如果父母主張「你放在家裡就是不要了」,能成立嗎?
不完全成立。
是否拋棄財產,需具備明確「放棄意願」,不能僅因物品放置在原住所就視為放棄。
以下幾種狀況將有助你主張所有權未喪失:
• 你曾表示要回收或搬走
• 物品仍保持完整包裝與使用價值
• 有付款紀錄、購買憑證或使用習慣可佐證
• 離家時間不長,物品尚在保存期間
四、如果對方已經把東西送人或賣掉,我還能怎麼辦?
你可採取以下步驟維權:
1. 先與父母溝通,釐清物品流向與金額,保留對話紀錄
2. 確認該財物是否仍可追回(如送給親友、委託變賣)
3. 發函請求返還或提出民事訴訟,主張所有權或不當得利
4. 若故意侵占且金額較大,可考慮報案處理刑責部分
5. 建議由律師協助撰寫協議或進行調解,降低家庭衝突
五、我還能做什麼預防這種事再發生?
• 重要財物應事先搬離或標示所有權
• 留下購買證明、帳單、保固卡等佐證文件
• 可透過「存證信函」提醒對方不得擅自處分財產
• 若有遺產或財產分配糾紛,可提前設立「財產使用協議書」或聲請公證
結語:親情不該凌駕財產權,尊重才能保留關係
家庭中的愛與信任很重要,但並不代表父母就能無限支配子女的財產。
愛不是佔有,家庭也不是法律的例外地帶。
當父母錯誤地以「我是你爸媽」為由處理非其財物,
**你可以堅定而溫和地主張權益,**這不僅是保護自己,也是教育尊重的開始。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#變賣資產 #轉贈 #親屬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處理家人擅自處分財產的爭議,提供財產返還訴訟、證據蒐集建議與法律函文撰寫,讓你在守護自身權益時,也保有親情的溫度與法律的力量!
相關文章
《競業禁止條款是什麼?老闆防員工跳槽、品牌經營威脅的法律關鍵!》
《加盟主合約結束後還能開類似店?競業禁止條款到底有沒有效?》
《品牌、設計、創作怎麼保護?一次搞懂商標權、專利權、著作權的定義與防護關鍵!》
《未婚生子監護權怎麼判?爸媽沒結婚,小孩歸誰?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媒合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