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感冒還上班不戴口罩,害同事集體感染甚至重症,這樣算犯法嗎?》

有些人即使身體不舒服,還是硬撐著到辦公室上班,
但卻沒有戴口罩,也沒有特別避開人群,
結果幾天後辦公室開始出現感冒潮,
甚至傳染到客戶、幼兒園的小朋友,有人因此重症送醫。

你可能會問:

「他只是感冒又不是故意的,這樣有違法嗎?」
「萬一有人因為被傳染而住院,能不能要求賠償或提告?」

一、法律上是否違法,要看是否「有故意或重大過失」

根據《刑法》第284條,若你的行為導致他人受傷,即使是過失,也可能構成「過失傷害罪」,最重可處一年以下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

但這條罪名要成立,需具備幾個關鍵要件:
1. 你知道自己已感染、仍未採取必要防護措施(如不戴口罩、密切接觸)
2. 你與被害人之間有明確因果關係(可證明是你傳染的)
3. 對方因你的疏失而明確出現傷害事實(例如住院、發高燒、兒童重症)

也就是說,如果你**明知自己有傳染風險,卻不採取保護他人的行為,**導致他人身體受損,即使你不是故意,也可能觸犯法律。

二、傳染疾病可能涉及《傳染病防治法》

除了刑法,若你感染的疾病屬於**《傳染病防治法》所列傳染病類別,**例如:
• 流感(A、B型)
• COVID-19、新型病毒感染
• 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、腺病毒等

你有**通報與自我隔離的義務,**若明知故犯,不配合防疫或故意傳播,可能面臨:
• 最高 20萬元罰鍰
• 嚴重者甚至移送刑事偵辦(依故意傳染、妨害公眾衛生危害罪處理)

三、公司與同事可不可以求償?

可以。若因你的疏忽造成多人請病假、公司運作停擺,甚至產生醫療費用或人力成本損失,
受害人可以依《民法》第184條主張不法侵害、請求損害賠償。

實務上,這類請求成立的關鍵是:
• 有明確證據證明「是你傳染的」
• 你的行為有明顯疏失(例如不戴口罩、咳嗽不遮掩、參加群聚)
• 對方有具體損害(例如醫療費、住院費、工作損失)

四、若導致兒童或高齡者重症,責任會更重嗎?

是的。如果因你的疏忽,造成兒童、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進入重症或急救情境,
不僅民事責任會擴大,還可能被告業務過失傷害罪或過失致重傷罪,
刑責最高可達 3年徒刑以上,視傷害程度與後果而定。

這時候即便你不是故意,也很難完全免責。

五、那什麼情況下可以避免法律責任?

以下行為可作為你已盡保護義務的證據,降低責任風險:
• 主動向主管通報身體不適、爭取居家休息
• 穿戴口罩、手套,避免近距離互動
• 咳嗽時遮口、勤洗手,避免共用物品
• 若被要求開立診斷證明,可配合提供

簡單說,只要你願意保護他人,法律就會保護你。

結語:不是只有病毒才傳染,責任與後果也會擴散

感冒不是罪,但忽視感冒的影響,可能會讓別人為你的選擇付出代價。
你的一次忽略,可能造成別人的一場危機。

守護健康,不只是為自己,也是對同事、家人與社會的責任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 #感冒
📢 OLAW 線上醫療可協助你釐清職場健康責任歸屬、處理過失傷害指控、應對公司求償與刑事風險,讓你在面對公共健康與法律交叉時有所準備、有所依據。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