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保護商業秘密與合作安全的第一步!什麼是NDA?什麼時候該簽?》

在職場、創業、談判、委託案中,你可能聽過這三個字母:

NDA

但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:

「NDA到底是什麼?」
「我什麼時候需要用NDA?對我有什麼幫助?」

一、NDA是什麼?簡單來說就是「保密合約」

NDA,全名是Non-Disclosure Agreement,中文通常叫做「保密協議」、「保密契約」

✅ 主要用途是:在雙方(或多方)洽談、合作、接觸機密資料時,事先約定不能洩漏資訊。

✅ 一旦簽訂,雙方就有法律義務不得隨意洩露、使用、轉交、公開對方提供的機密資訊。

✅ 違反者,可以依法提起損害賠償,甚至追究刑事責任(如涉及營業秘密法)。

二、NDA通常會保護哪些資訊?

  • 商業計畫、財報資料
  • 產品設計圖、技術細節、專利研發
  • 顧客名單、供應商資料
  • 營運策略、定價規則
  • 尚未公開的新產品資訊
  • 雙方合作內容、協議條件

只要是雙方在協商或合作過程中分享,且具有商業價值或機密性的資料,都可以納入NDA保護範圍。

三、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NDA?(記起來!)

✅ 1. 商業合作前的初步洽談
例如:找外包設計師、談代理合作、找新供應商。
即便只是初步聊聊,也可能透露公司計畫、預算、商業想法,這時就該先簽NDA。

✅ 2. 雇用新員工或顧問時
新進員工、實習生、顧問在工作中會接觸到內部資訊,
即使是短期合作,也應簽署NDA,保護公司機密。

✅ 3. 技術開發、聯合研發專案
研發階段最怕資訊外洩。
和外部公司、廠商共同開發技術或產品時,雙方都要簽署NDA。

✅ 4. 併購、投資、公司估值審查時
在M&A(併購)或投資募資過程中,必須開放內部財報、營運數據給對方審閱,
此時NDA是防止對方事後洩密或惡意利用的基本防線。

✅ 5. 創業時找夥伴、天使投資人Pitch計畫時
新創公司在還沒申請專利、商標前,計畫內容尤其脆弱,
跟潛在夥伴、投資人開會前,最好要求簽署NDA。

四、NDA能保護到什麼程度?會有漏洞嗎?

✅ 有效的NDA條款通常包含:

  • 明確列出什麼是「機密資訊」
  • 明定雙方保密義務與例外(如法律強制披露時除外)
  • 保密期間(通常1~5年)
  • 違約責任(包括損害賠償、禁制令等)

❌ 但要注意:

  • NDA不保護「已公開資訊」或「自行開發、非從對方得知的資訊」
  • 若無法證明對方洩漏行為與損害結果,實際求償難度會提高
  • 強制力雖高,但最關鍵仍是蒐證、流程管理配套
  • 所以NDA是法律防線,但不是絕對保證,還要搭配內部資訊管理。

五、結語:信任很重要,但書面更重要

無論是朋友、夥伴、熟人,
當進入談判桌、開啟資訊分享的那一刻,
簽一份清楚的NDA,才是真正負責任且聰明的做法。

信任可以建立在人情上,
但保護自己,必須建立在法律上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#保密協議 #商業機密 #創意 #商業模式

📢 OLAW 可協助你撰寫專屬保密協議(NDA)、審核雙方條款、處理洩密提告流程,讓你的創意、機密與商機更有保障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