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以為刑事犯罪離你很遠——那是新聞上的搶劫、殺人、吸毒。
但事實是,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一個疏忽,就可能踩進刑事紅線,甚至吃上官司。
你可能會問:
「我不是壞人,也沒做壞事,怎麼會觸犯刑法?」
「一般人到底可能在哪些情況下,不知不覺犯法?」
一、法律不容忽視,這5種情境最常見!
✅ 1. 傳訊息開玩笑卻變成「恐嚇罪」
你可能在LINE或IG上說:
「再不還錢我就讓你消失」、「下次你敢來就試試看」
即便你只是氣話或朋友之間開玩笑,
若對方感到「足以產生恐懼」,就可能構成《刑法》第305條恐嚇罪。
✅ 2. 幫朋友轉帳、收貨卻變成詐騙共犯
有人請你「幫忙收款、轉帳」,說是急用或過帳流程,
結果你收到的是詐騙金流,警方查到你的帳戶或住址,
你就可能因「洗錢、協助詐欺」被列為共犯或人頭戶,構成刑事責任。
✅ 3. 網路上分享照片、截圖他人帳號內容,可能違反《個資法》或《妨害秘密罪》
你擅自將他人對話、相片、地址、身份證照片分享至社群,
即便不是惡意,也可能構成妨害秘密、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,甚至遭求償。
✅ 4. 在路邊撿到手機、錢包自己留著沒還,可能觸犯「侵占遺失物罪」
你以為只是撿到東西,結果沒有送警局、也沒還給失主,
法律上已構成《刑法》第336條侵占遺失物罪,
不但違法,還可能面臨刑事處分或求償。
✅ 5. 公司用員工名字申請貸款、亂簽文件,可能觸犯偽造文書罪
你可能只是想省流程或配合主管簽名文件、報表、申請貸款,
只要非經當事人授權,可能構成《刑法》第210條偽造文書罪,
不論你是不是主謀,都有機會被連坐調查。
二、為什麼「不知道犯法」也不能當理由?
根據《刑法》第16條:「法律不容因不知而免責。」
也就是說:「我不知道這樣犯法」不是無罪理由。
在法律眼中,除非你完全無行為能力(如幼童、重度精神障礙),
否則只要你做了這個行為,法律就可能追究你的責任。
三、那我該怎麼預防?保護自己不誤觸刑責
不要幫人「代收錢」、「借帳戶」、「代領包裹」
處理金錢、文件、簽署行為務必親自確認與留存紀錄
不分享、不偷拍、不截圖別人私訊或個資上傳公開社群
涉及他人權益時,養成「先問能不能、再做」的習慣
若收到法院或警方來函,一定保留冷靜應對、盡快諮詢律師
結語:無心之過,也可能變成有罪之實
不是有惡意才叫犯法,疏忽也可能出事。
你不是壞人,但如果太放心、太隨意,就可能讓自己踩到法律地雷。
學會防範、查證與尊重他人,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。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#日常生活 #刑事案件 #防範
📢 OLAW 線上律師提供日常法律諮詢、刑事風險預防訓練、LINE對話鑑別、警詢應對策略,協助你遠離無意中違法的陷阱!
相關文章
《競業禁止條款是什麼?老闆防員工跳槽、品牌經營威脅的法律關鍵!》
《加盟主合約結束後還能開類似店?競業禁止條款到底有沒有效?》
《品牌、設計、創作怎麼保護?一次搞懂商標權、專利權、著作權的定義與防護關鍵!》
《未婚生子監護權怎麼判?爸媽沒結婚,小孩歸誰?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媒合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