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本來答應對方交付貨物、出席合約行程或完成某項業務,
但臨時遇到不可抗力事件──例如天災、疫情封控、政府突發禁令、交通全面癱瘓,導致你根本無法如約完成承諾。
結果,對方不聽解釋,還一狀告上法院,說你**「契約不履行」**要求賠償。
你很困惑也很無奈地問:
「我不是不想履行,是根本做不到,這樣還要賠?」
一、什麼是「不可抗力」?法律怎麼定義?
根據《民法》第229條、第230條:
**當契約一方因「不可抗力」或「非可歸責於己的事由」而無法履約時,**可免除損害賠償責任。
✅ 「不可抗力」常見範例包括:
• 地震、颱風、水災等重大天災
• 突發疫情(如COVID-19封城、交通斷鏈)
• 政府臨時禁止、行政命令變動
• 勞工罷工、工廠火災、供應鏈全面中斷(非自己過失)
二、如果已被對方提告,我該怎麼抗辯?
你可以主張:
【法律抗辯邏輯】
1. 非可歸責遲延或不能履行(《民法》第229條)
2. 不可抗力阻礙履約事實存在(《民法》第230條)
3. 你已盡最大努力防止損失擴大,仍無法完成履約
4. 契約中如有「不可抗力免責條款」則依約執行
並附上證據,包括:
• 災害證明(氣象局、地方政府發布資料)
• 疫情政策公告或交通停擺證明
• 替代履約方案紀錄(如協商延期或改由第三方履行)
• 書面溝通紀錄證明你有即時通知與協調意圖
三、即便屬不可抗力,對方損失怎麼處理?
若法院認定確實屬**不可抗力導致契約無法履行,**你雖可免賠償責任,
但仍應考慮誠信原則,主動協商處理部分損失,避免未來糾紛延燒。
你可以:
• 退還已收款項(如有)
• 協議延期履約或部分轉為替代履行
• 與對方簽署「免責協議書」或和解書
這樣可以維護法律底線之餘,也守住商業關係與個人誠信。
四、法院怎麼看這類案件?有勝訴機會嗎?
根據實務判決(例如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250號):
不可抗力之發生非雙方控制之事實,致契約履行無從完成,依法不構成違約損害賠償要件。
只要你能提出**證據證明事件「不可預見、不可避免、不可控制」,**且不是你故意或疏忽造成的,法院通常會支持免責主張。
五、契約裡如果有「不可抗力條款」,更應主張!
很多商業契約中會約定「不可抗力條款」,內容包含:
• 哪些情形視為不可抗力
• 發生後雙方的通知義務與責任限制
• 是否得延長履約時間或解除契約
只要你依約通知並保留證據,即可依條款中止或調整履約責任。
結語:履約是責任,但無法履行也可以有正當理由
法律不是機器,它會看你是不是惡意違約,
還是「真的做不到、不是你的錯」。
當對方選擇走法律程序,你更要用證據與規則來守住你的位置,還原真相、捍衛信譽。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 #不可抗力因素 #契約不履行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撰寫訴訟答辯狀、整理不可抗力證據、擬定和解協議或回應對方求償要求,幫你合法應對訴訟壓力、守住無責底線!
相關文章
《品牌、設計、創作怎麼保護?一次搞懂商標權、專利權、著作權的定義與防護關鍵!》
《未婚生子監護權怎麼判?爸媽沒結婚,小孩歸誰?》
《捐出去的錢能討回來嗎?社福團體募資金額龐大,捐款人能撤回嗎?》
《電子合約怎麼做才有效?3分鐘教你確認法律效益與風險!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媒合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