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舉辦市集、講座、攝影、展覽、活動場租等場合中,常見一種合作方式是——
場地主提供空間,主辦方負責內容與執行。
但若活動期間不幸發生意外,像是:
• 民眾跌倒受傷
• 設備掉落砸傷人
• 火災、觸電、物品損壞等事故
這時問題來了:
「到底該由出借場地的業主負責,還是主辦活動的人要負責?」
一、根據法律,誰該負責要看「控制力」與「過失責任」
法律上,是否需要負擔責任,主要看**「誰對場地與活動有支配、管理與注意義務」**。
如果場地主只是單純出租空間,並未參與活動規劃、現場布置或管理,
則主辦方通常需負主要責任。
但若場地主仍有部分管控權限、未善盡維護安全義務,也可能被認定為共同責任人。
二、實務上如何劃分主責與連帶責任?
以下是法院實務中常採的判斷基準:
• 活動由主辦方策劃、布置、指揮 → 主辦方為第一責任人
• 場地主對場地原本存在危險(如地板濕滑、電線裸露)未改善 → 場地主有過失責任
• 若場地主明知風險存在仍放任 → 可能構成共同侵權行為
• 如雙方事前簽約有責任劃分條款 → 法院會依約內容判斷歸屬
三、實例說明責任劃分方式:
• 例1:講座主辦單位自帶音響架設不穩壓傷人 → 主辦方負全責
• 例2:場地樓梯破損未修、有人跌倒 → 場地主可能需與主辦方負連帶賠償
• 例3:雙方簽約明載「活動中安全責任由主辦方負責」→ 主辦方主責,但仍視個案而定
四、如何避免日後出問題扯不清?
對場地主與主辦方雙方來說,建立「安全與責任界線」的做法包括:
1. 事前簽訂書面「場地租借契約」,明確劃分責任區塊與風險轉嫁方式
2. 主辦方負責保險或投保「公共意外責任險」,應對活動風險
3. 場地主應檢查場地安全、提供檢點紀錄或維修清單,避免場地本身成為爭議點
4. 活動開始前聯合點交,拍照備存設備與環境狀況
五、發生意外後,誰該賠?法院會怎麼看?
法院會依據下列因素判斷責任歸屬與比例:
• 誰對空間與人員有實際支配權與風險控制責任
• 是否有明顯過失(例如未設警示標語、未妥善布置電線)
• 雙方是否事前已明確約定風險分擔方式
• 是否有投保、是否及時救護與處理
通常法院不會讓場地主「完全免責」,除非能證明他完全未涉入活動,且空間本身無瑕疵。
結語:出借空間不是責任全免,該做的風險控管仍不能少
「我只是借個場地,為什麼還要負責?」
這句話在法律上未必說得通。
空間提供者與活動主辦人都必須意識到——只要你有實際控制權,就可能需要擔責任。
提早簽約、明確切割權責,才是雙方最好的保護方式。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#商業空間 #出借 #權責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擬定場地租借契約、責任切割條款、協助意外責任處理與談判,保障你的空間不成為他人風險的背書!
相關文章
《品牌、設計、創作怎麼保護?一次搞懂商標權、專利權、著作權的定義與防護關鍵!》
《未婚生子監護權怎麼判?爸媽沒結婚,小孩歸誰?》
《捐出去的錢能討回來嗎?社福團體募資金額龐大,捐款人能撤回嗎?》
《電子合約怎麼做才有效?3分鐘教你確認法律效益與風險!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媒合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